過去對工業氣體的不重視是被卡脖子的主要原因
發布時間:
2021-03-15
如同芯片一樣,被卡脖子問題主要還是我們工業發展得比較晚,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何快速解決被卡脖子問題現在還是個問號,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三五年的規劃慢慢自主研發,不過從工業氣體基礎的研究短板也讓我們看到我們和大國之間的距離還有很長的距離。
專家表示工業氣體在集成電路,新型高端領域有著重要作用,但是這些工業氣體市場主要還是被德國,美國和法國控制控制了全球百分之八十的市場,我們工業對他們的公司依賴性很重。
如果他們全部撤走,也許我們不會像芯片一樣惶恐,但是也會一片哀鳴。
我們工業氣體被卡脖子,也不是因為我們制造不出來,而是工業氣體對半導體的作用非常大,但是我們卻沒有專門為高端領域提供工業氣體的支持,這也是我們“被”卡脖子的主要原因。
第二,半導體和高端領域對氣體要求非常嚴苛,動不動就幾十個億的半導體行業自然不敢用自己生產的氣體做實驗,寧愿花高價用德國的氣體設備和技術。比如從晶圓廠到存儲器再到第三代化合物,半導體需要不斷的擴容,其對氣體是非常苛刻的。
長期發展中我們習慣了進口芯片,不僅因為進口方便技術好,還可以節約很多成本,所以覺得根本不用投入資金去自己開發,這種拿來主義其實在其他領域也一樣,工業氣體就是最好的例子,有專家感嘆我們與某大國的差距真的不止10年啊。
從目前來看工業氣體國產的市場還不到三分之一,是屬于嚴重的被卡脖子,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雖然還是個問號,但是必須從現在開始引起重視,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關注,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下一篇
下一篇